虽然黄粱手中名单上的人全都是成年男性,但和黄粱面对面交谈的人可不一定是本人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家人。
无论是本人还是家人,只要是这些人打开房门,听完黄粱的说辞后把他让进屋内,所问的问题基本上大同小异。无非是黄粱对刘畅之死的看法已经他们对刘畅之死的看法。
黄粱通常没什么看法,而这些人的看法就千奇百怪了。
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:信与不信。
不信的一方认为李林平是在放屁。黄粱对这些人中的一位地中海发型的老大妈——可能是屋内供暖太好的缘故,这位大妈和黄粱说着说着话就把头套摘掉了,露出了一块病恹恹的粉色头皮——记忆犹新。
这位不拘小格的大妈是这样说的:“李立平——黄粱没有纠正她记错名字的小错误——那个没长p眼的蔫王八能放出什么好屁来?人肯定就是他杀的!老鳖犊子,就t知道给别人添麻烦。”
黄粱老老实实的听这位更年期还没过去的大妈唠叨了一个多小时,直到她儿子下班回家,黄粱才算得到解脱。至于这位黄粱真正想要对话的‘儿子’,黄粱只用了两句话就意识到此人不可能是杀害刘畅的凶手。
没什么,就是感觉不对。
信的一方中也有让黄粱印象深刻的人存在。
相对比不信李林平的人,相信他所言非虚的人明显要更多一些。可能是大家都抱着相同的看法吧,即然他都已经承认十四起凶杀案是自己所为,为什么单单要否认另外一桩呢?
人之将死、其言也善——虽然黄粱看不出李林平有任何悔过的迹象——这句话深入人心,一个垂垂老矣的将死之人躺在病榻上,告诉你自己就是曾让半个京阳市
胆寒的‘月牙杀人狂’,即便你清楚这的确是事实,但是震撼之情远比恐惧要更加强烈。如果李林平是一副凶残的、像是吃生肉的莽汉,或许人们会少一分娱乐、多一分恐惧吧。
的确有一些人会提出一些类似‘阴谋论’的看法,但黄粱心中很清楚,凶手另有其人,而这一点几乎是他手中唯一的武器。
虽然谈不上火眼金睛,但是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这一点上,黄粱还算是略有心得。他会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观察对方对‘刘畅之死’这件事的言论和反应,一旦脸上的表情和身体的细微动作与此人口中宣称的言论不相符,就会立刻引起黄粱的高度注意。
他在寻找一个企图说谎的人。
或是在寻找一个想要倾诉的人。
黄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寻找些什么。对于他自己而言,这是一段漫长的、几乎看不见任何希望的徒劳之旅。
很多人会欢迎黄粱的登门,其中以独居的男性居多。或许是黄粱就长着一张写满故事的脸,所以这些无事可做的男人们才会乐意与黄粱共饮一杯。大部人情况下都是啤酒,也有些人钟情于白酒,红酒的情况就不多了。
黄粱也愿意和这些孤寂的男人们喝一杯。
走访的人越多,黄粱越发的坚信人对‘倾诉’这一动作本身有着极其强烈的渴求,而且这份渴求是自身无法否定的存在。你可以选择忽视它,但它一直都在那里,不会因为你不去看它就默默走开。这一点在独居男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,黄粱几乎不需要问什么,他只需要开个头,剩下的就是做一名倾听者。这样就足够了。
四五十岁仍孑然一身的独居男人各有各的不同,有些人的家干净整洁
,明显能看出单身只是他们的一种选择。或许是受够了婚姻的束缚,或许只是单纯的享受孤独的乐趣,这些人活的很有尊严,家里布置的都非常有格调。
他们中的几乎所有人都拥有一种或是多种爱好——虽然在黄粱看来,工作赚钱并不算是纯粹的爱好。有些人爱好看书,这一点和黄粱不谋而合;有些人沉浸在游戏这项第九艺术的世界中,体验着别样的冒险和人生;有些人钟情于花花草草,和他们比较类似的是那些爱好拼装模型的家伙们,这些人都是能工巧匠,至少以黄粱的眼光来看是这样。
收集邮票——这更像是一种投资行为;收集名酒——也差不多;收集全世界各地的明信片或是用一张张照片记录自己的旅程——非常有格调。还有的人会把自己养过的宠物猫的照片挂满整个客厅,以此来纪念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外最爱自己的小生灵们——对于黄粱这个重度脸盲患者而言,全世界的狸花猫几乎都长一个样,除了大小胖瘦外完全分不出区别来。
这些人的存在,让黄粱不会特别恐惧孤独终老的生活。
但另一些人的现状就让黄粱不得不对独居生活生出焦虑的恐惧了。
这些人居住的房子已经不能用‘家’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了,“窝”这个字勉强能够适用。打开防盗门的那一刻,黄粱甚至会被一股酸臭的味道给熏个跟头,这绝对不是开玩笑,他曾在一位体重不下三百斤的男人家中被熏到差点呕吐。虽然这样极端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,但是比这程度第几个档次的,黄粱还是经常会碰上的。
这些人大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。
首先是自哀自怨。他们混了大半辈子,什么都没留
下,家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