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吴懿受降(1 / 2)

李严一边引着吴懿及其大军深入关中,一边回答吴懿提出的问题,不露破绽。

直至深入中心,有一人带军队挡在对面。

吴懿皱眉,向李严问道:“此乃何人?”

不等李严回答,那人自答道:“我乃大汉刘皇叔。”

吴懿大惊,心道中计!

却见李严寒刀出鞘,架在吴懿脖颈之上,说道:“子远,得罪了。”

主将被刀架着脖子,身后五千大军见状不知所措,惊呼将军。

这时,来路已被赵云带兵拦住,左路黄忠,右路魏延也从营帐之中现出身形。

吴懿左右侧目一看,冷笑道:“正方,你倒是投得挺快啊。”

李严毫无羞愧之意,淡淡回道:“良禽择木而栖,子远先别出口伤人,现在也是你做选择之时了。”

“选择?非我不尽忠,实属事不可为,我没必要为刘璋卖命。”吴懿举起双手,淡然道:“末将愿降。”

刘备之身后,法正上前进言道:“主公,吴将军乃蜀中良才,并非不忠之人,只是无路可走,方才投降,保全己身,请主公接纳。”

刘备闻言叹息道:“备自葭萌起兵以来,弃暗投明者众多,由此可见,刘璋之政有多不得人心,败亡早定。孝直放心,备不会因此而有他想,更不会弃用有才之人。”

丘衡亦在心中琢磨:“庞義,李严,吴懿,尽皆是东洲人的世家,一个个都投降了,刘璋究竟做了什么让东洲人如此离心。”

吴懿看到法正,意外道:“孝直?原来你与孟达早已私通。”

法正一听,吴懿这么说,已然证明是孟达暴露了,惊问道:“子远,子敬如何了?”

“被刘璋剿杀身死了。”

“你可知他是如何暴露的?”法正追问道。

吴懿摇头说道:“刘璋未曾透露,不知缘由。”

法正眼神黯然,不再多问,丘衡面无表情的听着,心中松了口气。

刘备亦感悲伤,轻拍法正肩膀以示安慰,法正回以一笑,默然退下。

刘备上前,对吴懿说道:“吴将军愿意弃暗投明,吾心甚慰,将军既有统兵之能,备日后定当重用。”

吴懿感激道:“败军之将,不敢言勇,但凭主公驱使。”

便下令让身后士兵缴械投降,李严收回大刀,刘备为其整理铠甲,笑道:“备封将军为讨逆将军,平定蜀地,还需将军的一份力。”

吴懿拜倒道:“主公厚恩,懿当结草衔环以报。”

刘备将其扶起,说道:“将军不必如此。”

丘衡见惯了这个场面,心知今日事定,便向法正询道:“孝直,刘璋对你们东洲一派做了什么?怎至如此地步?”

法正稍显尴尬,低声说道:“当年刘焉入蜀,以东洲派压制益州派,凡有冲突,皆是东洲派受益,自刘璋继位之后,开始启用益州派,与东洲派分权抗衡,以致东洲派利益受损,心理不平衡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丘衡恍然。不过这东洲派系未免也太贪心不足了,刘璋不过是提拔一些益州派系的人,并没有打压东洲派系,就因此而心生怨恨,那日后刘备难道能放着黄权,张松,严颜这些益州能人不用?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丘衡上前问吴懿道:“吴将军,不知除你以外,可还有将领来援?”

吴懿抱拳道:“按刘璋之命令,我率先锋五千人马急行军前来增援,张任,刘璝,泠苞,邓贤带两万大军在后行军策应,亦往绵竹而来,算算时日,应该还有三日方能抵达。”

刘备问道:“可是要故技重施?”

法正说道:“子平,张任谨慎,只怕不会全军进城,此计须有变化。”

丘衡点头:“如此,确实应该有所改变,孝直已有想法?”

法正微微点头,看向刘备道:“主公,正以为,应由汉升将军及文长将军各带一万兵马,埋伏关外左右,而主公与子龙将军带两万兵马以及正方,子远各带本部五千兵马,共计三万坐镇关中,关头多布弓箭手。”

“待张任军至,能进关便进,不能进的,先使弓箭射上两轮,正方,子远各带本部五千兵马剿杀入关之敌,子龙将军则带一万兵马出关正面冲杀敌军,汉升将军与文长将军切断敌军后路包夹,如此一来,定能大获全胜。”

丘衡闻言,暗赞法正考虑周全,将李严,吴懿两个降将都留在关中,同时也给刘备留下了足够的兵马,防止李严,吴懿临阵倒戈,虽说他认为倒戈可能性微乎其微,但在不影响战局的情况下,如此安排,可令刘备安心不少。

在场之人都对此心照不宣,包括李严,吴懿二人也是心中明白,为表忠心,自然是不会有异议。

只是还有一个法正不知道的问题存在。

丘衡悄然给刘备递了眼神,示意赵云方向,刘备会意,对赵云关切道:“子龙,你……若有负担,尽可说出来,无须强求。”

赵云明白刘备话语所指,其实他也曾有过犹豫,但他早在先前刘璋招待刘备的涪水城宴之后,就已然下定决心,尽管张任是自己的师兄,也不会有任何犹豫,对师兄最大的尊重,便是在战场之上亲手击败他。

赵云眼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