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张良:从韩国贵族到汉朝开国元勋的传奇一生(1 / 2)

383、张良:从韩国贵族到汉朝开国元勋的传奇一生

留侯张良,他的祖先原是韩国人。他的祖父开地,曾做过韩昭侯、宣惠王、襄哀王的相。他的父亲平,曾做过厘王、悼惠王的相。悼惠王二十三年,张平去世。张平去世二十年后,秦国灭亡了韩国。当时张良还年轻,没有在韩国做官。韩国灭亡后,张良家有僮仆三百人,他的弟弟死了却没钱安葬,于是张良倾尽家财,找到一个能刺杀秦王的刺客,为韩国报仇,这是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五代都在韩国做相的缘故。

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。后来他东行去见仓海君,找到一个大力士,打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。秦始皇东游时,张良与那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埋伏,想狙击秦始皇,却误伤了副车。秦始皇非常愤怒,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搜捕,急于找到凶手,这都是因为张良的缘故。张良于是改了名字和姓氏,逃到了下邳隐藏起来。

张良曾在下邳的圯上散步,有一个穿着褐色衣服的老人来到他面前,故意把鞋扔到桥下,然后对张良说:“小子,下去给我捡鞋!”张良很生气,想打他。但因为老人年纪大,就强忍住,下去捡鞋。老人说:“给我穿上!”张良已经捡起了鞋,就跪下给老人穿上。老人伸出脚让张良给他穿上鞋,然后笑着离开。张良非常惊讶,目送老人离开。老人走了里许,又回来,说:“小子,你可以教导。五天后的黎明,再到这里见我。”张良感到奇怪,跪下说:“好的。”五天后黎明,张良去了,老人已经先在那里,生气地说:“和老人约定,却迟到,为什么?”然后离开,说:“五天后再早点来。”五天后鸡鸣时,张良又去了,老人又先在那里,再次生气地说:“还是晚,为什么?”然后离开,说:“五天后再早点来。”五天后,张良半夜就去了。过了一会儿,老人也来了,高兴地说:“这样就对了。”老人拿出一本书,说:“读了这本书,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。十年后你将兴起。十三年后,你在济北见我,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。”然后离开,没有再说其他的话,也没有再出现。第二天张良查看那本书,原来是太公兵法。张良因此对这本书感到惊异,常常研读和诵读它。

张良在下邳时,行侠仗义。项伯经常杀人,他常常跟着张良躲藏。

十年后,陈涉等人起兵反秦,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。景驹自立为楚假王,在留地。张良想去追随他,路上遇到了沛公。沛公率领几千人,攻占了下邳西部地区,张良便投奔了他。沛公任命张良为厩将。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劝谏沛公,沛公很欣赏他,经常采用他的策略。张良对其他人都不理睬,说:“沛公大概是天授的。”因此决定跟随他,不去见景驹。

等到沛公到了薛地,见到了项梁。项梁立楚怀王。张良于是劝项梁说:“你已经立了楚的后代,而韩国的公子横阳君韩成贤明,可以立为王,这样能增加更多支持者。”项梁派张良去找韩成,立他为韩王。任命张良为韩申徒,与韩王率领一千多人西征韩国故土,攻占了几个城池,但秦国总是重新夺回,他们在颍川一带游击作战。

张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不仅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军事谋略家,更是一个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贵族后代。他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相连,以及在面对逆境时,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。

张良的祖父和父亲五代都在韩国做相,这样的家世让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也培养了他对韩国的深厚感情。面对韩国的灭亡,张良没有选择逃避,而是以一己之力,倾尽家财,寻求刺杀秦王的机会,为韩国报仇。这种壮烈的行为,展现了他对家国的忠诚和勇气。

在逃亡过程中,张良遇到了那个神秘的老人,通过一系列的考验,他得到了太公兵法,这本书成为了他后来辅佐刘邦,建立汉朝的智慧源泉。张良的智慧和洞察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他能够看出刘邦的天授之相,决定跟随他,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。

张良的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,但只要智勇双全,心怀家国,就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。张良的一生,是对智慧和勇气的最好诠释,也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。

384、张良:智勇双全,辅佐刘邦成就霸业的幕后英雄

沛公从洛阳向南出发,经过轘辕山,张良带领军队跟随沛公,攻下了韩国的十多个城池,击败了杨熊的军队。沛公于是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,自己则与张良一同南下,攻占了宛城,向西进入武关。沛公打算用两万兵力攻击秦军在峣下的军队,张良劝说道:“秦军仍然强大,不可轻敌。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夫的儿子,商人容易被利益所动摇。希望沛公暂且驻守壁垒,派人先行,准备五万人的粮食,在山上升起更多的旗帜,作为疑兵,派郦食其带着贵重宝物去诱惑秦将。”秦将果然叛变,想要与沛公联合一同西进袭击咸阳,沛公想要听从他们。张良说:“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要叛变而已,恐怕士兵们不会跟随。如果士兵不跟从,必然会有危险,不如趁他们放松时攻击他们。”沛公于是带领军队